【资料图】
4月23日,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联合主办,北京市海淀区知识产权局、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2023中关村知识产权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论坛上,“中关村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揭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涉数据反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发布。
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分别是:抖音短视频抓取案、汽车消费者投诉信息抓取案、游戏账号租赁平台案、“省钱招”流量截取案、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非法使用案、侵犯数据商业秘密纠纷案、微博舆情数据抓取案、饭友App数据抓取案、视频账号分时租赁案、房源信息抓取案。案件当事人涉及国内外知名数字企业,涉案行为发生在数据的收集、应用、处理、交易等各个环节,通过在典型案例中对具体数据利用场景下商业道德的充分阐述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则的准确适用,以期平衡数据持有方、数据需求方、消费者等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兼顾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促进数据互联互通、激励技术创新发展、确保国家数据安全等多元价值目标。
例如,抖音短视频抓取案、汽车消费者投诉信息抓取案等案件中,论证了经营者对其投入了资本、劳动等要素合法收集的短视频数据资源整体、用户投诉信息数据等类型化的数据享有竞争法上的合法权益,充分认可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合理确认数据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上可保护的竞争性权益,为市场主体从事数据生产、加工提供充分激励。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非法使用案、微博舆情数据抓取案中,从应用场景出发,根据涉案数据的不同属性、特征、标准对数据分类分级,依法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实现数据保护与数据利用之间平衡,确保数据运营安全。在“省钱招”流量截取案、房源信息抓取案中,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行为法的优势,明确数据抓取行为的正当性边界,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制止数据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在游戏账号租赁平台案、视频账号分时租赁案中,明确涉及网络黑灰产案件中的法律适用和裁判标准,果断规制和打击账号租售等网络灰黑产业,促进数据产业有序竞争,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在侵犯数据商业秘密纠纷案等案件中,充分运用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准确界定应受保护的客体,做到既充分保护数据权益,又避免错位保护、过度保护、重叠保护。
今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为全国首批三家知识产权法院之一,积极回应数字经济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和新需求,持续以公平、公正、公开、高效的司法服务,为维护和完善数字治理机制、挖掘世界经济增长新动能作出中国式的司法贡献,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竞争法治化水平,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越)
关键词: